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六妙門(二) 隨門

隨 息
從數到隨
隨的用法:只是看守著呼吸的進出變化,而不去數它
隨法的時機:用數息一段時間後,妄念漸少時

數息法較緊,故妄念較少;隨息法較寬鬆,故妄念較多
箍子的比喻

隨息法以較寬鬆故,身心較安然自在
如以數息法,數到較高層次時,身心也是安然自在的

故要以數息法,直數到底,以致於入定
或更轉為隨息法,乃各自去斟酌而已

息的變化
在隨息法中,可察覺到氣息的變化
變長
變細:風.喘.氣.息
變深:胸息.腹息.胎息.龜息。老年時為喉息,若吸不了時,便去世也

息與脈
息的深淺,乃對應於脈的通塞;故脈漸順通,息即漸深長也
人老病多,脈即漸淤塞淺短

養氣以調脈
氣非只是呼吸而已
三種氣:气.氣.
無形的火,即是能量也
能量從那裡來?飲食加上氧氣,即化合成能量
能量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熱能.動能.電能.位能

氣與脈
氣者,乃包括呼吸.飲食的精微.轉化成的能量。中醫謂之為:氣.血.營.衛
而脈者,即傳送氣.質的通道
故常謂的氣脈,其實包括神經.血管.筋腱.骨髓.關節液.以及內分泌

五臟配五脈
心配神經,肺配呼吸,心包.脾配血管,肝配筋腱,腎配骨髓.內分泌

靜坐以養氣
養氣者,因減少能量的消耗而能積蓄也
跏趺坐的姿勢:三個圓.金字塔.舌頂上顎
口不語.心不打妄想;都有助於養氣也
故有人上坐未久,即汗流夾背

而氣若足,即能漸次疏理脈障
脈通與氣足,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氣越足,即脈愈通

通路,既非全不通,亦非全通
如人間的道路,既有羊腸小徑,也有高速公路

從不順通,到順通;從暢通到不順
如道路拓寬時,不以覺受論功夫

從胸息到腹息
氣養足,脈漸通;故息能深長
未必是氣能穿透「橫膈膜」的關係
腹息是果,而非因

若腹息漸明確,則隨息便可從隨鼻息,而改成隨內息
隨內息的好處:息較深沈.細微,故心也相應於沈著.細緻
於隨內息中,兼有養氣.調脈的功效─為內息所止處,即是脈障現形處
數內息亦較不會形成控制呼吸的現象

氣沈丹田
當氣愈沈積於腹部,且下個脈障未疏通前;即會形成內在的壓力
若初學者不能保任此壓力,便會有激動.晃盪等現象
在《禪門囈語》中所見狂笑.大哭等是
雖壓力抒解後,能得片時的輕安;但卻非上提之道

事實上,很多宗教的修行活動,常免不了有這些現象
這既可能是中途的過程,也可能是自我暗示的結果

這壓力若很快將之抒散,則對下個脈障的疏通;便使不上力
觀足心.湧泉穴的方法,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故治本者,唯善保任此壓力,以為抒解下個脈障的憑藉
脈障若長時間未抒解,便形成小腹便便之態

八 觸
在《小止觀》中有所謂八觸:『即於定中忽覺身心運動,八觸而發者,所謂覺身痛.痒.冷.煖.輕.重.澀.滑等。當觸法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淨,不可為喻。』
還有昇降.浮沈.躁鬱.悶脹.僵固.緊迫.鬆垮.抖振等

既於定中,云何復有覺受
既已痛痒冷暖,云何復說悅豫.快樂
故其乃是氣脈從塞而通的覺受

因脈不通而有悶脹.疼痛,甚至發炎的現象
氣屬陽,故氣積為熱;血為陰,故血窒乃涼

比丘常帶三分病
這病看一般的醫生,卻無效用
以平常心看待,繼續用功而已

病的分類
急性病:為外感而有的病
慢性病:因氣血失調而有的病
業障病:從心裡障礙而生的病

外感的病看西醫,效用顯著;慢性病看西醫,則效用不彰
至於業障病,則當求治於心理醫師,或學佛修行

生病一定得看醫生嗎
何謂「免疫功能」?休息.放鬆.禪坐,即可治病也

任督小周天
男眾於氣沈丹田後,即先疏通督脈
若女眾,則先疏通任脈

督脈三關:尾閭.夾脊.玉枕
任脈三關:鳩尾.廉泉.眉心

尾 閭
以氣積腹下故,淫慾易現行
若下竄於腿部,則會有抖動不安的現象

夾 脊
氣若不能上夾脊,則腰頹萎不起,如折垮狀
知覺後,則勉強撐起繼續用功

當得此粗細住時,或將得時,必有持身法起。此法發時,身心自然正直,坐不疲倦,如物持身
此持身法,即是脈過夾脊的自然反應

玉 枕
此玉枕關,大致是指氣從頸部上行至頭部的過程
若氣上不了頭部,則頸亦將頹萎不起,如折垮狀
故於上座後不久,便極度昏沈,以至於不省人事
平日生活間,易形成健忘.思惟不力的現象

雖極度昏沈,而不能用功;卻建議不下座
必熬過了,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頭部路徑
氣上頭部,並非直上頂端,而是從枕部,經由耳上,斜行至眉心

氣積頭部
妄想多.失眠.易瞋怒
耳鳴.眉心重.幻視.幻聽.眼紅.眼屎多.流鼻涕.齒炎

舌頂上顎的用意─銜接任督二脈
督脈既通,則順下任脈
倒河車

鳩 尾
若女眾任脈的通法,乃自下而上
胸悶氣鬱,落落寡歡,可能延連數年之久

廉泉,似有物梗塞,極欲一吐為快
眉心,如前述,似垂千斤之重

正經與奇經
常聽說:打通奇經八脈。何謂奇經?較深沈的脈絡,深入骨髓之中
然最深沈者,乃與最浮淺者互為表裡

內經謂有:任.督.帶.沖.陽維.陰維.陽蹻.陰蹻之八脈
任督已於前述

帶脈謂:環繞腹部,其狀如帶
其實環繞軀幹的脈,有非常之多,不止於腹部

而沖脈,殆非常脈,或與生殖有關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至於陽維.陰維.陽蹻.陰蹻四脈,雖略說而語焉不詳
以我的體驗,只有維脈而已:維絡陰陽之脈,其位於身軀之左右兩側

至於手足間的維脈,亦位於兩側,或謂之為陽維與陰維吧
其實也與陽蹻.陰蹻相類似

從軀幹到手足
軀幹脈既已疏通,次及手足之脈
乃包括正經與奇經
正經為:手三陽.手三陰.足三陽.足三陰
至於奇經,則為兩側之維脈
於是乎,手足間有八脈,而軀幹間為十六脈

最後乃發現,軀幹間的十六脈,乃合成四組,而成四大周天:
第一組為任.督與左右二維脈
第二組:心.腎.小腸.膀胱
第三組:肺.肝.大腸.膽
第四組:心包.脾.胃.三焦

至於詳細脈相.穴位,我不詳述,也不必參考《內經》所說
因為這乃牽涉到「脈性」的問題

脈的緣起
依佛法言之,身乃為業報身;而業有共業與別業之異
以共業而成人身,依別業而有不同的長相.不同的命運
而脈者,乃介於業與身之間;於是乎人與人間,脈相亦有大同與小異

甚至不同的見地,不同的修行法門,不同的修行層次,其脈相亦會有對應的差異
所以不能以一套「先入為主」的脈相,作為導引的根據

我雖於教導禪修的課程中,不能不略述脈相的變化
然我也是最反對任何「守竅」或「導引」的法門
而當代很多「次第禪觀」的法門中,雖不談及氣脈與導引
但於方法中,其實還是有導引的作用與偏端

貪多嚼不爛,欲速則不達
欲速效,便難免落入「他力」與「覺受」的窠臼中

中 脈
在佛教中(密宗)有謂中脈,而內經中卻言之不及
這前已謂:不同的見地,不同的修行法門,其脈相亦會有對應的差異

所謂「中」:不落對立,不偏兩端;故中者,即是無分別智
因此唯有「明心見性」者,才能真正地開通中脈
而用觀想.持咒.導引等方法,不可能真正的開通中脈
故我對密教的「破瓦法」,一向抱著質疑的態度

偏中之脈
若用觀想.持咒.導引等方法,頂多能開通偏中之脈
以偏中之脈故,得有種種覺受

常謂:中脈,下起會陰,上至梵穴(百會)
如南北高速公路,除了寬直.平坦外,最重要的是有很多「交流道」;故能與省道.縣道銜接

故瑜伽所謂七輪者:海底輪.育樂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頂輪,都有「交流道」;能與中脈銜接
其中又以育樂輪.心輪.眉心輪,更為明確─道家謂之為下.中.上三丹田

大白傘蓋
在密教裡又有《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大白傘蓋陀羅尼,即類似楞嚴咒
而楞嚴咒不止很長,而且可細分為五會;這五會,疑與五輪有關
故楞嚴咒者,即是全身─從五輪至中脈的梵音
而大白傘蓋者,即是從中脈直上,外延十六脈而下之脈相圖

如以我的覺受,用「噴泉」作比喻,或將更明了
然而「噴泉」者,並非從海底輪,直上梵穴
而是從心輪,直上梵穴,與直下會陰
於是上下外延之十六脈,在心輪間匯通成 字狀
而 字,其實不是彎直角,而是如渦輪狀也
且不只胸前才有,並背脊間亦當有

拙火上昇與醍醐灌頂
醍醐灌頂,疑與「松果腺」的內分泌有關
清涼透骨,輕安寂靜

安那般那
念於內息,念於外息;覺知息長.息短
覺知一切身入息.一切身出息,覺知一切身行息

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悅,覺知心定
覺悟無常.斷.離欲.滅

四念處
觀身不淨:於脈障顯現時,更體會得身之不淨
觀受是苦:於調脈過程中,實苦多樂少也
觀心無常:於妄想紛飛中,更體認得心識之無常
觀法無我:這一切變化本末,有誰在主導嗎?唯法爾如是也

周利槃特迦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

觀相見性
從脈相的變化中,覺悟其無常性.無我性與空性
以見性故,能出離放下;便相應於解脫道也

是以安那般那,為原始佛教之二大禪修法門之一
雖於安那般那中,只覺知於息的變化,而未言及脈的通調
而事實上,息的變化與脈的通調,為一體之兩面也

故對氣脈的認知,非但不妨礙解脫道,反有以助之也
如俗謂:水可載舟,水可覆舟
故對氣脈的認知,是增長身見,還是消泯身見;唯從正知見中去確認也

不知道的不執著,與真看透後的不執著,乃有天淵之別
很多學佛人,未碰到境界前,滿口不執著;然等碰到境界後,又比誰都執著

打牛與打車
開元中有沙門道一,在衡嶽山常習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甚麼?」一曰:「圖作佛。」
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甚麼?」師曰:「磨作鏡。」
一曰:「磨磚豈得成鏡邪?」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作佛?」
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牛駕車。車若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一無對

就心法與氣脈而言,心法如牛,妄識如車,脈相如車上所載物
故於學佛修行的過程中,當以調心為首要

難而打了牛,車是行,還是不行呢
當然打了牛,牛既動;車乃隨行也。而非打了牛,牛狂奔去了,車還原地不動

是以我乃謂:理通則心通,心通則脈通;脈通而體通
若離開正知見的基礎而調脈,便成外道去也

然雖云調脈,其實是不調,默照而已,甚至照不照都無所謂
因為默者,乃無我也
而既證得無我,則那再去管它脈通不通呢
然如中醫所謂:緩則治本,急則治標。若脈障嚴重,心法用不上,便以調脈而為前方便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