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六妙門(六) 觀門

觀 慧
觀的原意
對現象的觀察.思惟和體悟
以能如理觀察.如理思惟.如理體悟故,與解脫道相應

何以眾生也是不斷地觀察世間現象,而不能入智慧門呢
為一向帶著無始無明的邪見故,不能入諸法實相

以無始無明故,終不能離於「常.樂.我.淨」四顛倒
從生到死.從前世到來世,皆如此爾

而學佛後,以佛法的正知見,重新觀察.思惟
才能得三法印.四念處之體認

三法印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寂靜涅槃

四念處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云何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如是受.想.行.識(亦)如實知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
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故所謂「觀」者,不只要能如實觀察.如實思惟,且要如實體證
才與解脫道相應

緣起觀
以原始佛教,偏用遮詮─否定句,故很容易讓眾生偏執於另一邊
即消極無為,頑空斷滅;然若用緣起觀,即無此弊端
而緣起觀者,即是謂:眾因緣生法
從種種不同因緣的和合,而有對應果報的現形

譬如種子的發芽.生長到開花.結果
事實上,種子的發芽.生長和開花,也都是果的現形;而非待果實成熟後,才名為果
而不同階段的果,乃受種種緣的促成與牽制

在因果的學說中,其實既非「因中即有果」
也非「一因生一果」;而是無窮的因,加上無窮的緣,而有種種的果

於因緣中,可說:主導者為因,助成者為緣
亦可說:過去者為因,現在者為緣及心識者為因,物境者為緣

破邪見
於因緣說中,乃知眾生,既非宿命論者,非神祐論者,非偶然論者
也非自由意志者

以其既不能不受過去因.現在緣的牽制影響
也非只受過去因.現在緣的牽制影響

其必從廣結善緣與淨緣中,去改變他的命運,去塑造他的未來
善緣即指福業,而淨緣乃指慧業

然而何者才是善緣?何者才是淨緣?
乃必深入甚深緣起的法界,方能得知

菩薩觀緣起甚深
事實上,一切世間的學問.技術,也不過是在說明:諸法緣起的差別相爾

故《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以緣起觀非空非有.不常不斷;既不執兩端,也不離兩端
故能消除一切眾生的偏見.邪見,而與解脫道相應
事實上,如說要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緣起觀應該是最直截了當的

唯識觀
前既說:心識者為因,物境者為緣。故一切法既非主觀的,也非客觀的
因此人與人間,乃既非全同,亦非絕異

尤其於眼識九緣中,心識者佔五
故諸相的變現,雖非純內識者,但心為主導

所以不同的觀念.不同的行為模式;乃對應有其所屬的世界與遭遇
悲觀者與樂觀者的視野,全然不同
故人是為誰辛苦?為誰勞碌呢
目前的心理學家,亦多重視情結與投射作用

故會修行者,乃多將問題內在化。如古人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而不會修行者,卻多將問題外在化;常一昧地怨天尤人

如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物如何轉呢?心為境主,而非境奴。是以反奴為主,稱為轉物也

如山門邊有詞云:久客回家是主人
客者,心為境轉,常漂泊也。主者,真心不動,光明朗照也

迴向功德
迴向者,即是轉物;迴境向心,迴事向理,迴客向主也
功德者,與解脫道相應故有功德

唯識學,其實是用來修行的方便
而非光作名相的解析,與佛學的研討爾

內 觀
於前述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於修行的根器中,只能算是第三種馬

第一種.於理悟當下,即能消除習氣業障
第二種.於理悟後,還得不斷返照,才能消除習氣業障
第三種.於碰著逆境時,才知道當迴向
第四種.即使於逆境中,還只一昧地怨天尤人

云何以不斷返照,來消除習氣業障呢
即是對每個動心起念,都加以檢點,確認其是否與道相應
於禪修時返觀妄念,不僅當知是否在打妄念,且還得知是在打那種妄念
而非一覺知有妄念,即以截斷而已

譬如關卡的守門員,乃對每位出入的行客,拍照存證
於是他對來返的行客,便能明瞭無餘

妄念的分類
1.無記的雜念
2.帶煩惱性的妄念
3.帶迷惑性的妄念

眾生有病,佛法如藥;然而用藥,得先認病
病為何類,主要是看你有什麼習氣業障
而有什麼習氣業障,乃是先於動心起念中現行也
否則搜集得諸多的藥材.藥方,猶不得治病也

此返照妄念的觀法,尤其適用於實際生活中,面臨各式境界時
何以有人問:我是誰?乃答曰:回去照照鏡子

認識自己,為修行的啟點
而消融自我,則為修行的進階
何以謂: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從內觀而內攝,因內攝而內銷
譬如剝芭蕉,漸剝以至空無
而空無後,才成就於「一念不生全體現」的境界

對治觀
云何對證下藥?即用對治觀門也
故傳統上所謂的「五停心觀」,即是指五種對治觀門爾

1.貪用不淨觀
所謂貪,非指狹義的貪色好淫爾。而是廣指一切貪名.貪財.貪色.貪睡.貪便宜等
故不淨觀,即是指用心於觀察因貪而有的弊端
眾生乃為只見其優點,未明其缺失,故才會貪
因此若能多用心於觀察其缺失處,即能消除貪欲也
是理性的抉擇,而非壓抑或模擬而已

2.瞋心用慈悲觀
即指多用心於發掘被瞋者的優點
眾生乃為只見其缺失,未明其優點,故才會瞋
因此若能多用心於發掘其優點,即能消除瞋恚也

3.痴者用緣起觀
能深入緣起,即能成就總相智與別相智
總相智,乃指無常.苦.空.無我的特性也
而別相智者,乃指一切因緣果報.種種錯綜複雜的關係

4.業障重者,用念佛觀
所謂念佛,非指狹義的稱念佛名爾。而是當去覺悟業障的因
根若斷除,果自枯槁;而非以石壓草,春風吹又生也

5.散亂重者,用數息觀
如前已述也

死 觀
觀眾生皆不免一死
死期不定─入息不保出息
云何放不下呢

客 觀
於此娑婆世界中,乃為過客爾
客隨主便,云何能喧賓奪主呢
對治太熱心,或太雞婆者

佛 觀
眾生皆有佛性,故我乃未來佛也
必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能成佛
以對治信心不足,自暴自棄也

其實以「如實知緣起」者,即能悟入中道,而對治偏端也
而非用壓抑.模擬的方式
或者先用對治觀門,待心平穩後,才能如實去觀察緣起也

因此「如實知緣起」與「對治觀門」,便成為互為標本的關係
於是「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亦成為修觀的通用原則
在原始佛教中,似偏用治標的觀門;故整體架構上乃不夠究竟

從修到證
眾所皆知:於止觀中,止為修定,觀為修慧
然觀者,非「思惟修」而已

如慧者,有聞.思.修的差異
故觀者,亦有聞.思.修等不同的層次
而修者,必以證得為究竟

於是思惟後,如何啟修呢?
乃不斷將此理念,印記入心識中;直到動心起念皆不離此
於是一切妄想.執著,皆被掃蕩無餘
若能完全地放下與出離,即是證得也

故必於無功用心中,才得證得也
證得什麼呢?無我.無心.出離.斷滅也

以上所說觀門,大體說來,乃是漸修漸證的法門
以中國禪宗的判教,乃名之為「如來禪」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