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六妙門(四) 淨門

淨 如
淨的原意
非於染淨對立中,捨染取淨
而是已入不二法門中,既一切放下,也一切涵容
諸法無非是淨,也無非是如

默照禪
默者,不作意,無心用也
照者,能所雙泯,心境一如也
以心境一如故,無遠近.大小.粗細.美醜之別
故默照者,乃是禪悟後的證量
非為因位中的修習方便
更非以作意心,於境相上計較大小.全缺等

若欲以默照為修習方便,則當以「默」的心法而用功
漸剝其作意.分別.取捨之心;而當剝至一念不生,即全體現也

如《楞嚴經》於耳根圓通章所謂的: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佛法的修行次第,乃不出「從真空入妙有」的模式
不可能「從俗有到妙有」,也不可能「從小我到大我」

因此謂默照,為「只管打坐」
或只作意.分別.取捨於境相的大小.全缺者,皆可名之為「默照邪禪」也

大乘淨界
關於淨如的說明,因為果德故,非我所證;故只能引用經文而說明之:
1.維摩詰經 2.圓覺經 3.華嚴經

不二法門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

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其實,維摩詰的「默然無言」。還是因已入前述之不二法門故,才能默然無言也!

圓覺經
於〈普眼菩薩章〉裡有: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如是乃至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戒;不重久習,不輕初學。

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故「淨」者,非純自受用爾,亦非純內心之覺受爾
其乃從自而他,從心及物,漸臻圓滿也

華嚴經
於〈菩薩問明品〉中有: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

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
諸法無作用 亦無有體性 是故彼一切 各各不相知
譬如河中水 湍流競奔逝 亦如大火聚 猛焰同時發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又如長風起 遇物咸鼓扇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又如眾地界 展轉因依住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以此常流轉 而無能轉者
法性本無生 示現而有生 是中無能現 亦無所現物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寶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云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然法界中,無美無惡?

時寶首菩薩,以頌答曰:
隨其所行業 如是果報生 作者無所有 諸佛之所說
譬如淨明鏡 隨其所對質 現像各不同 業性亦如是
亦如田種子 各各不相知 自然能出生 業性亦如是
如機關木人 能出種種聲 彼無我非我 業性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如來所悟,唯是一法,云何乃說無量諸法,化無量剎,現無量神通,顯示無邊種種境界?而法性中,此差別相,皆不可得。

時德首菩薩,以頌答曰:
譬如地性一 眾生各別住 地無一異念 諸佛法如是
亦如火性一 能燒一切物 火焰無分別 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海一 波濤千萬異 水無種種殊 諸佛法如是
亦如風性一 能吹一切物 風無一異念 諸佛法如是
亦如大雲雷 普雨一切地 雨滴無差別 諸佛法如是
亦如地界一 能生種種芽 非地有殊異 諸佛法如是
如日無雲曀 普照於十方 光明無異性 諸佛法如是
亦如空中月 世間靡不見 非月往其處 諸佛法如是

爾時諸菩薩謂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說已。唯願仁者,以妙辯才,演暢如來,所有境界:何等是佛境界?佛境界因?佛境界度?佛境界入?佛境界智?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說?佛境界知?佛境界證?佛境界現?佛境界廣?

時文殊師利菩薩,以頌答曰:
如來深境界 其量等虛空 一切眾生入 而實無所入
如來深境界 所有勝妙因 億劫常宣說 亦復不能盡
隨其心智慧 誘進咸令益 如是度眾生 諸佛之境界
世間諸國土 一切皆隨入 智身無有色 非彼所能見
諸佛智自在 三世無所礙 如是慧境界 平等如虛空
法界眾生界 究竟無差別 一切悉了知 此是如來境
一切世間中 所有諸音聲 佛智皆隨了 亦無有分別
非識所能識 亦非心境界 其性本清淨 開示諸群生
非業非煩惱 無物無住處 無照無所行 平等行世間
一切眾生心 普在三世中 如來於一念 一切悉明達

小 結
淨雖無分別.不取捨,但不是默照當下的境界而已
而是猶隨緣而作反應
譬如扣鐘,小扣則小鳴,大扣則大鳴
鐘雖無分別取捨,且能作出如實之反應

譬如春天到了,百草齊放
花非有知,亦非無知;但自能隨時而作反應
更何況是大智圓明的佛菩薩呢

故淨者,乃是於「無功用心」中,更趨向於理事無礙.事事圓滿之境界
如俗謂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萬紫千紅總是春

關於淨門,既屬果德;則多於因地用功,自然水到渠成,而不必多言也
然亦不能不言,否則連終極目標都不確認,其如何能有正見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