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佛教的戒學

戒如清水,能洗滌我們的心地

—、戒的制訂— 因時制宜,時開時遮

二、戒的精神— 止惡行善,饒益有情

三、戒的實踐— 服務奉獻,自他兩利

四、戒的終極— 人格完成,菩提圓滿

甚麼叫做「戒」? 防非止惡曰戒

戒律是吾人行為的規範,要達到成佛作祖的目標,行為最為重要。

—、戒的制訂— 因時制宜,時開時遮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住世弘化四十九年後,在臨入涅盤時曾囑咐弟子要「以戒為師」;佛陀制戒的本意,是令正法久住,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

受戒就如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一般,所不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

佛教的戒律,依在家、出家、男女之別而有。在家優婆塞、優婆夷受持的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出家沙彌、沙彌尼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談到佛教戒律的制訂,有人感到不解,為何佛教有在家「五戒」、「菩薩戒」、「八關齋戒」等,出家則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等,佛教為什麼要有這麼多戒條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像學生讀書,有小學、中學、大學等課不一樣,佛教的戒律當中,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菩薩戒是實踐「上弘下化」的菩薩道,八關齋戒則是提供在家信眾學習體驗出家生活的一種方便。

也有人問,佛教把「不喝酒」列為五戒的根本大戒之一,喝酒有這麼嚴重嗎?

這就說到佛陀所制訂的戒,如果本質上是罪惡的行為,稱為「性戒」,例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行為,無論佛教是否制戒,國家是否訂法,在倫理的本質和秩序上,都為天理所不容,都是社會所公認的罪行,屬於性戒。

如果本質並非是罪惡的,只是容易產生譏嫌,或誘發其他本質上罪惡的行為,則稱為「遮戒」。

例如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失去理智,轉而犯下殺、盜、淫、妄等惡行,因此列為四根本大戒之後。

遮戒又稱「息世譏嫌戒」,簡稱為「譏嫌戒」,是屬於佛制的輕罪戒,目的在於制止世間人對佛教無謂的誹謗,一般泛指「四重禁戒」以外的戒。

所謂「四重禁戒」,就是殺生、 偷盜、邪淫、妄語等性戒中罪特別重者,是為四重禁戒。

遮戒系佛陀因事、因地所制之戒,通常較性成為輕,也就是一般社會不認為罪惡,但佛教為防止世人譏嫌,避免由此引發其他犯罪,故而制訂此戒。

除了飲酒戒以外,輕秤販賣、掘地傷生等都屬「遮戒」。此中尤以飲酒多有過失,能犯諸戒,所以佛陀特意遮止,令不毀犯,如此才能守護其他的律儀。

二、戒的精神— 止惡行善,饒益有情

一般人提到佛教,總認為信仰佛教必須受戒,於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能,很不自由。

其實,佛教的戒律,其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

譬如五戒中的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身體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進而不去侵犯別人。

不侵犯別人,進而尊重別人,則自他都能自由;反之,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

譬如:殺人、傷害、毀容,就是犯了殺生戒;貪污、侵佔、 竊盜、勒索、搶劫、綁票,就是犯了偷盜戒;強姦、拐騙、重婚、妨凝風化,就是犯了邪淫戒;譏謗、背信、偽證、恐嚇,就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吸食煙酒等,就是犯了飲酒戒。

由於犯了五威,於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受戒才能自由;不受戒而行非法國法也不會放過他至因果道德也會制裁他,因此不要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其實能夠受持五戒、真實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在佛教裡,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實踐,佛教徒皈依三寶以後,都應該進一步發心受戒。

受戒是一種發心:心一發,任何邪魔外道都會遞形,因為戒是一切 善法的根本,如《大智度論》說:「大惡病中,成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成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能夠受持清淨戒,自有大力量、大功德。只不過我們對於戒的精神,應該要有正知正見,這比持戒更為重要。

關於[戒],有幾個觀念必須厘清:

(1) 破戒與破見:破戒是違犯戒法,是個人行為上的過失,可以懺悔糾正:破見是 謬解真理,是根本思想上的錯誤。一個破見的人,在見解上無法再接受佛法真理,就永遠與佛道無緣,因此破戒可以懺悔,破見不通懺悔。

所謂「破見」,例如有的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比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不懂得改過,自然罪過加重,只有沉淪三途惡道。

因此,在佛教裡,一個人破戒並非可恥,只要至誠懺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個破見的人,則如病人膏盲,無藥可救,這就如同在政治上,思想犯的罪過比較嚴重。

在佛教的戒律上,錯誤的思想見解,如「身見」、 「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昧於因果的邪惡見解,都是煩惱的根源,也是障道的根本,所以一個修學佛法的人,首先要培養正知正見,須知受了戒,行為有了依循的標準,懂得自我約束,縱有所犯,也能懺悔, 因此戒不可怕,有戒才和平,有戒才安全,有戒才有保障。

(2) 止持與作持:佛教的戒律,不外「止持」與「作持」二門,舉例說,七佛通戒偈中,「諸惡莫作」就是止持戒,「眾善奉行」就是作持戒。

也就是說,對於一些違法亂紀的壞事,你不去做,就是持戒;你違犯了,就是犯戒。相對的,對於一些有利於人的善事,你發心去做,就是持戒;你逃避不為,就是犯戒。

由此可見佛教的戒律不僅只有消極的防非止惡,更要積極的奉行眾善,因此除了消極止惡的七眾別戒聲聞戒以外,還有積極行善的菩薩三聚淨戒。

三聚淨戒是大乘菩薩戒的代表,包括:

1。攝律儀戒,即遵守佛教制訂之各種戒律,防止過惡。

2。攝善法戒,即誓願實踐一切善法,以修習諸善為戒。

3。攝眾生成,即發心軟化眾生,使得利益。

攝眾生戒又稱「饒益有情戒」,其饒益眾生的方法,根據《菩薩地持經》卷四舉出有十一種,即:

1. 眾生所作饒益之事,悉與為伴。

2. 眾生已病、未病等諸苦及看病者,悉與為伴。

3. 為諸眾生說世間法、出世間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

4. 知恩報恩。

5. 救護眾生種種恐怖,開解諸難,使遠離憂惱。

6. 見眾生貧窮困乏,依其所需,悉能佈施。

7. 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蓄眾。

8. 先語安慰,隨時往返,施給飲食、說世之善語等使眾生安者皆悉隨順,不安者皆悉遠離。

9. 對有實德者,稱揚歡悅之。

10. 對犯過行惡者應以慈心予以呵責,使其悔改。

11. 以神通力示現惡道,令眾生畏厭眾惡,奉修佛法,歡喜信樂,生稀有之心。

此「三聚淨戒」說明,佛教的戒律不僅只消極的禁止做一切惡事(止持),更要積極的行一切善事(作持),也就是要淨化自己,利益他人,因此有時當作而不為者,也是犯戒,這是佛教戒律既單純又廣大的不可思議之處,也是實踐菩薩道的行者應該把握的戒的真正精神。

此外,佛教裡有很多戒律,如「沙彌十戒」中的「不捉持金銀戒」、「不故往歌舞觀聽」、「不非時食」、「不坐高廣大床」等,依現在的社會形態來看,都很難清淨受持。

其實佛教的戒律,不必在形相上刻板的執著教條,應該重視的是戒的精神、意義以及人間性。例如,中國大乘佛教的「三壇大戒」,就很有人間佛教利濟眾生的精神。

所謂「三壇」就是:初壇沙彌戒要守好「攝律儀戒」,二壇比丘戒要具備「攝善法戒」,三壇菩薩戒要有「饒益有情」的精神。因為「三聚淨戒」具足,因此大乘佛教才得以由此展開:這就是人間佛教戒律的特色。

戒要能對人生、對未來有所增上,可惜南傳佛教一向只受比丘戒,缺少菩薩饒益眾生的人間性。

加上過去佛教的戒律太看重消極的止惡,缺乏積極為善的精神,因此一講到戒律,大都「不可這樣,不可那樣」。

所謂人間化的戒律,一方面固然消極的規範身心,止惡息罪;一方面更應積極修善行,廣作善事,發揮菩薩戒服務奉獻的精神,以期自利利他。

因此,今日佛教界實在不宜再以佛世時的社會背景來要求現代人,因為佛陀雖如法律專家,他依當時印度的民情、風俗、文化 等因緣制訂各種戒律,但隨著時栘事異,很多戒律已不適合時代的演進。

例如:

(1) 偏袒右肩:印度屬熱帶氣候,此戒若是強要寒帶地區的人遵守,不合情理。

(2) 不捉持金銀戒:過去印度不使用錢幣,現代人出門在外,不管食衣住行,都離不開金錢。

(3) 譏嫌戒:此戒有時行之過分,導致因為害怕被譏嫌,於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能;因為顧慮過多,而使佛法失去本來應有的擔當,以及應有的積極利眾行為,而使佛教弘化於現代失去力量。

故此我們認為,制戒的原則要合情、合理,要尊重人情、人性。如前所說,當初百丈禪師避開戒律另訂叢林清規,到了現代,佛教更因應時勢所趨,主張凡傳統戒律合乎時宜者尊重之,此外則另依現代社會所需而制訂現代生活律儀,期能展現佛教的時代性,以更符合當初佛陀製成的本意與精神。

當然,我們也希望世界各地佛教對「戒律」的精神與本懷, 要有透澈的認識,否則只知依佛世時一成不變的戒律,佛教的發展會受到限制;

今後唯有彼此尊重各國的風俗、民情、社會習慣以達成共識,才能促進世界佛教的團結與發展。

總之,佛教的戒律講究修身利人,所謂「人成即佛成」,戒律從外相的修持清淨,到內心的不動念,層次有所不同。

尤其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小小戒已不適用於各國不同的民情及現代時空,因此我們主張應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廣五戒、菩薩戒,方能匡救當今道德淪喪、社會失序的時弊;唯有提倡戒律規範人間化、生活化、現代化,建立佛教受持菩薩道自利利他的成行,以八正道、四攝六度為戒律的內容,才能饒益眾生。

所以,佛教主張,八正道才是戒律,六度萬行才是戒律,四攝法門才是戒律;具有饒益有情的內容,才是真正的戒津。

三、戒的實踐— 服務奉獻,自他兩利

《華嚴經》說:「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戒律是佛法的生命,是諸佛化世的本源,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然而佛性雖具,必須持戒,然後乃見。因此《佛遺教經》說:「若人能持淨戒,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戲,諸善功德皆不得生。」

持戒是修行一切善法的基礎,也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戒不是用來「讀誦」的,而址要去實踐「奉行」。平時日常生活裡,若能時時「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是淨化三業,就是在實踐「七佛通戒」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了。甚至「待人好」,處處為人設想,凡事都能瞭解「因緣果報」的真理,這就是持戒。

此外,戒是要用來規範自己的,而不是拿來要求別人。戒律的精神在自發心的清淨受持,在於實踐菩薩道。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所以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以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

因為菩薩發心是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

因此菩薩戒雖有十重戒:殺、盜、淫、妄語、酤酒、說四眾過、自贊毀他、慳惜加毀、瞋心不受悔,謗三寶,以及四十八輕戒等戒相,但是它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戒體,如果忘失菩提心,也就違反菩薩戒。

其實,持戒就是一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慈悲心與菩薩道的具體表現。在中國,大部分的佛教徒都有吃素的習慣,有的人初一、十五持齋,有的人吃早齋,雖然不究竟,但每逢吃齋日就知道要吃素。

吃素雖非佛教徒的專利,但是佛教的素食,主要是為了長養慈悲心,為了尊重生命,為了不殺生。

人世間最殘忍的事莫過於殺生,平時那怕是一隻螞蟻、蟑螂或是蒼蠅、蚊子等,都是一條命,它們也都懂得愛惜生命,但是一般人看到蚊蟻,常常一巴掌就把它打死,或是一腳便踩死它。

其實,儘管蚊蠅蟲蟻有時確實造成了生活上的不便,但是我們可以驅趕它,或是事先防範,而不能輕易就殺死它,因為罪不及死,一下子就要了它的命,這樣的刑法未免太重了。

這個事例主要是說明,戒律的受持固然足基於信仰而來,但是根本還是出自不傷害生命、不侵犯他人的慈悲心。

例如受持五戒,能予他人無畏施;因為我持戒清淨,他人便毋須 擔心受到我的侵犯,所以「五戒」又稱「五大施」。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佛教的戒律雖然有出家、在家的區別,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

受持五戒的人,不但能感得二十五名善神護佑等無盡的利益,而且是「自他兩利」,例如:不殺生,則自增慈悲心,他不失命;不偷盜,則自不敗德行,他不失財:不邪淫,則自家眷屬和諧,他不失節;不妄語,則自己不損信用,他不毀譽;不飲酒,則自不 傷智慧,他不受侵犯。

此外,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佈施,自然能發財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現世可以免除苦惱、恐怖,可以獲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諧、快樂;將來可以免墮三途惡道,得人天果報,乃更成佛。 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裡播種,縱使不求,自然有許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無盡的功德善果。

一般人信仰佛教,莫不希求長壽、發財、名譽、家庭美滿、子孫滿堂等等,如果捨棄了受持五戒而向諸佛菩薩祈求所願,無因怎麼會有果呢?因此受持五戒,從消極上看,好像是束縛;若從積極面來看,其實「持戒者,如闇遇明,貧人得寶」,實有無限的利益。

持戒的利益雖多,但是在現實生活裡,有的人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持守五戒,因而不敢學佛受戒。

例如,開布店的人,經常遇到顧客上門買布,在看過布料後總會問道:「你賣的布會褪色嗎?」這時候如果照實說會褪色,生意必然做不成,此有時候只好打方便妄語。也有農夫說:「我們種田栽水果,為了收成好,不得不噴灑農藥,驅殺害蟲,如此怎敢受戒呢?」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雖然主張對任何微弱細小的生命都要尊重,但是如前所說,我們每天其實總在無意之間傷害很多生命而不自知,例如呼時空氣裡沒有微生物的生命嗎?茶食之間沒有微小的生物嗎?甚至打針吃藥、開刀,火葬、土葬,難道沒有傷害寄附吾人身上的生命嗎?

只是當下我們並沒有「殺心」,因此吾人的修養,縱有殺生的行為,也不要有殺生的「心業」;縱有傷害物命的行為,更要對不慎殺害之生命生起慚愧之心,為之深深懺悔,這就是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

佛教主張持戒,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也就是尊重。不過一般說「受戒容易持戒難」,然而「難」並不代表:完全不能,因為五戒可以全部受持,也可以隨分受持。如《大智度論》說:「戒有五種,始從不殺,乃至不飲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若受二、三戒是名少分,若受四戒是名多分,五戒是名滿分。於此分中,欲受何分,常隨意受之。」

由此可知,在家居士人人都可以就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戒、四戒,精進受持,漸漸達到五戒圓滿。

也就是說,即使從事不正業的人,一兒發心學佛,還是可以就自己的方便,先從少分戒受起,然後慢慢待機轉業,只要有心,世間的職 業千百種,這行不做可以做那行,不一定要以殺生為業,也不一定以傷害人體的業務做為自己的職業,換個工作,還是可以生存。

甚至,工作除了提供生活所需之外,也是奉獻、服務、廣結善緣的最好修行,因此不但要從事正當的職業,而且應該具備正確的觀念,亦即所謂的職業道德。

例如:

(1) 要有因果的觀念:不藉公務之便而貪污詐欺、假公濟私、收

受賄賂、強取豪奪、威脅利誘等:凡有所得,悉數歸公,一

絲不苟。

(2) 要有忍耐的力量:受責不抱怨,遇難不推諉,要任勞任怨,

一切想當然爾。有 了忍耐的力量,才能擔當,才能負責。

(3) 要有敬業的精神:在工作中,要認真負責,要樂在其中,遇

事不推託,不以磨人為樂,要給人方便,給人服務,此即是

敬業。

(4) 要有感恩的美德:凡事感恩,感謝老闆提供工作機會,感謝

同事、部屬協助我們工作等,有了感恩的心,不論多忙、多

累,都會歡喜的去做。

因此,發心學佛以後,除了受持淨戒外,更需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廣修善業,並以八正道」為生活的準繩。

所謂「八正道」,即正當的見解、正當的思惟、正當的語言、正當的職業、正當的生活、正當的禪定、正當的憶念、正當的努力。

四、戒的終極— 人格完成,菩提圓滿

自古以來,世間偉大人格的養成,大多是在宗教中完成。甚至各種藝術、戲劇、文藝創作,也都因宗教而登峰造極。可以說,宗教輝煌了人類的文明史,也提升了人類的素質。而宗教之所以能夠全方位的培養人格,高貴心靈,就在於戒律的制訂與持守。

世界上各個宗教的信徒,都有其應持的戒律。佛教的戒律講究修身做人,所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佛教認為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進一步開發內心的光明智慧,悟證最高的真理。

因此,一個佛教徒皈依三寶以後,都應該進一步求受淨戒,因為戒是學佛人的根本:

戒如良師,能夠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

戒如軌道,能夠規範我們的身心行止;

戒如城牆,能夠幫助我們抵禦五欲六塵盜賊的侵襲;

戒如水囊,能夠滌去我們的塵垢熱惱:

戒如明燈,能夠照亮我們的前途光明;

戒如寶劍,能夠斷除我們的貪心欲念;

戒如瓔珞,能夠莊嚴我們的道德人格:

戒如船筏,能夠度脫我們到達涅盤的彼岸。

戒律的精神,在於慈心不犯,當初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行時「割肉喂鷹、捨身飼虎」,就是堅守淨戒、慈悲護生的精神體現。

此外,小沙彌「寧持戒而舍生命,不破戲法而苟活」,僧群法師「甯渴而死,不趕折翅鴨子」,智舜禪師「割耳救雉」,乃至古人「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佛教的戒律,像青蓮花一般芬芳,而戒行清淨的人,一切的行止都合乎戒規,戒香芳馨遍世間,名聞滿十方。如《戒香經》說:「世間所有諸花果,乃至沉檀龍麝香,如是等香非遍聞,唯聞戒香遍一切。」

在佛教裡,佛陀是戒行最嚴謹清淨的覺者,他不僅自持嚴格,並且制訂五戒、菩薩戒等許多戒法來攝化弟子們的身心,例如十大弟子之一的優婆離,就是以「持戒第一」而聞名,乃至開創南山律宗的道宣大師,也以持成精勤而被譽為「戒香芬潔,定水澄奇」。

佛教的戒律當中,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處。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若以五戒配五常,即:不殺生曰仁,不偷盜曰義,不邪淫曰禮,不妄語曰信,不吸毒曰智。

在佛教的道德標準裡,以五戒十善的規範,健全人格:以聖賢濟世利人的胸懷,昇華道德;以菩薩般若空慧的真理,明心見性。因此,舉凡出於利眾的悲心,且不違背世間禮法和菩薩饒益有情的大乘精神,都是我們完成人格,圓滿菩提的資糧。

例如:佈施結緣、不念舊惡、慚恥美德、守護六根、不請之友、權巧方便、利樂有情、普同供養、四恩總報、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愛語讚歎、守護正念,不做焦芽敗種等等,都是具足佛教善美淨戒的道德標準。

此外,學習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大智、大願、大行,發菩提心,不捨棄五逆十惡眾生的救度,這就是佛教最究竟圓滿的道德,也是我們應該奉行的菩薩戒法。

由於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因為是自發性的遵守戒規,乃至自發性的髮露懺悔,因此能從心靈的淨化,進而昇華道德人格,所以一個國家如果人人都能守戒,則家庭就有規範,社會也有法制。

誠如孫中山先生說:「佛教為哲學之母,救世之仁;研究佛學可以補科學之偏。佛學不僅可補科學之偏,還可補法律之不足:法律制裁於已然,佛法防患於末然。一個國家,只要上游的河流清澈,下游自然不會受污染:佛教從事社會軟化,正是做著淨化上游的工作。因此,面對當前社會亂象叢生,有人憂心之餘主張「亂世用重典」。

其實法律的制裁雖能恫嚇於一時,卻不能杜絕犯罪於永遠;唯有持守佛教的戒律,體現慈心不犯、以法攝眾、以律自制、因果不爽、懺悔清淨等教義,才能確實改善社會風氣,這也是佛教責無旁貸的使命。

戒能防非止惡,去惡行善,唐代道宣律師在《四分律刪緊補闕行事鈔》中,以戒法、戒體、戒行及戒相四點,說明戒的要義。

也就是當一個人受持佛陀制訂之不可殺、盜、淫、妄等規範行為的「戒法」時,一旦身心領受「戒體」,發而成為「戒行」,護持身、口、意 三業,使之清淨不違法,如此藉由持戒功德,自然威儀莊嚴,舉止如法,而流露出美德光顯的「戒相」。

所以清淨的戒行可以淨化我們的身心,增進我們的道德,昇華我們的人格,發掘我們的佛性能源,保持我們的道念不失,讓我們具足修行功德,成為我們生活的指標。由此可見戒之於人生的重要,不言而喻。

尤其,佛教是一個宣導平等的宗教,例如「人人皆可成佛」、「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成佛」,都是對於人格的尊重。這種特質經過持守戒律來實踐、昇華,最終達到不僅尊重「人權」,也能尊重「生權」,這是未來提升全人類人格素質的重要目標。

是以透過五戒、十善,乃至全方位菩薩三聚淨戒的實踐,而能「完成人格」,「圓滿普提」,繼而「自利利他」,「自度度人」,這正是佛教戒律的可貴,也是我們所提倡「佛教的戒學」之終極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