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如何促進人際關係

序言: 佛說:萬法皆由因緣而生。

古人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面對不相識。

單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概就能知道「緣分」是人際關係的助力。兩人之間的「共識」(因果) ,也是有賴於緣分的助力才能達成。所以凡事就必須相互砌磋,才能發光發亮。砌磋得體得當,則不謀而合;若砌磋不得體,不得當,則人際關係會演變成不可收捨的地步。輕則不理不睬,重則反目成仇,想要促進人際關係,那還要看結得是善緣還是惡緣了。

任何一種人際關係旳因緣,都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彼此交往的朋友,互相認識本來是一種快樂,後來不知為何變成了互相仇恨的敵人。結婚原本是歡喜快樂的,後來卻演變成痛苦離婚。家庭中,本來一團和氣,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歡而散。

正文:

(一) 促進人際關係,先從「態度」開始。

我們有很多的事情,就是因為態度的關係,而產生磨擦旳,或者是態度的影響而生氣他人的。現在人與人的關係,距離越來越近的原故,大家太過主觀的執著,所做得一切不理會別人的感受,所以產生了不必要的誤會和惱怒。或者是沒思考事情的細節,就直接興師問罪,而造成大家的尷尬,影響了彼此的感情。

如果我們一直希望別人改變態度,而自己從來都不曾用心去改變自己的態度,那麼、我相信這個人的人際關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佛教的人際關係,完全建立在「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的。若真想改變自己的態度,就必須馬上行動,而不是想想就好。

有時候、當我們在一起處理事情,難免會有一些小分歧,只要在雙方的用心溝通下,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有人會想要有「表現」的機會,有人會想要有「出風頭」的機會,也有人會想要有「炫耀自己」的機會,這些都是個人「態度」上的問題,只要處理得當,這些機會都會有可能成功的時候,所以以其說是「態度」上的問題,不如說是「技術」上的問題。

比如說:「給人一種微笑的人際關係」。佛陀告訴我們說:如果做人缺乏自信心,有找不到人生樂趣,而且又把自己的快樂,一味地建立在別人的賞識中看自己,那麼、這種人生是極度痛苦的,因為他永遠都活不出自己的快樂,他相信別人的判斷力,而不相信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微笑是最快樂、最珍貴的。

其實、情緒就是一種自我態度,我們做人只憑外在的八風[1] 和毀譽來滋潤自己的本性和靈魂。當你還來不及接受快樂的同時,痛苦與仇恨的自我性格就已經形成了,這樣的人際關係,是很可悲的的人生觀。

佛法中常說:「三界如火宅,生死如牢獄」。這句話的含意,都是在強調,如果你極喜歡去痛恨一個人的話,或只想保護自己免受傷害,那麼、你更不應該讓自己的態度變成了自己牢獄心中的囚犯。

人人都一直渴望擁有真誠的人際關係,最簡單的方法,只有「微笑」。

有人說:虛偽的人,只在有所求的時候,他才會對你微笑。

也有人說:心胸狹窄的人,只有在認識的人,或在喜歡的人面前才會做出真誠的微笑。

更有人這麼的說:你可以真心的喜歡這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才必定會喜歡你。

(二) 想要促進人際關係,從「講話」入手。

「你的談吐,就是一種最佳的廣告」。你們有沒有常聽收音機或看電視廣告?每一份廣告,都在充分地表現出最完美、最佳、最棒的東西。

如果一坐下來就聽到抱怨、不平衡、發嘮叨等等,那麼、我們大概知道你的心情和人際關係方面,處處於人想出欠佳,所以久而久之,你的聽眾、你的朋友,就相對的減少,笑聲也慢慢的因此消失,人生葉邊的越來越冷酷。

你知道嗎?當一個男人能吸引一個女人的目光,是出於什麼樣的情況呢?其實、當一個男人說話很幽默的時候,那他一定是受到女人的歡迎。為什麼?因為男人最容易表現自己的,也只有說話藝術而已,男人只有在說話幽默時,是最迷人的!

在我個人的認為,凡是良好的人際關係,都必須是沒有「副作用」。因為沒有人會想做,那隻只會「報喪」的烏鴉。

其實、再良好的人際關係,都會有人曾經經歷謠言而生氣過。謠言也是一種破壞性的惡劣人際關係法,當我們真的生氣了,那麼、別人就會覺得所傳播的謠言是真實的,沒有虛假。

如果說:你在我為學佛以前,講我壞話或謠言,我可能會做出一定的反彈和反應,可是我現在已經是自己內心的主人了,不比去理會或在意別人的作為,更不需要去逼自己做任何的反應,因為你已經雙手去掌握了一顆不動安然的心了。

(三) 想要促進人際關係,學習相處之道。

「與人相處,先忘掉我」。佛法中說:「未成佛道,先結善緣」,當我們做了一些不盡人意的事,或所做得事情不怎麼妥善,那麼、我們就要勇於向他人說句「對不起」,或人家倒了一杯水給你喝,禮貌上就要勇於說句「謝謝」。可是有些人就是一直說不出口,好像要他的命一樣的困難,千萬不要有「理所當然」的想法,有時候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改變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一件小事也會使到我們「名成力就」的。

想想看,母親和太太在家裡煮飯燒菜,每天為三餐忙忙碌碌,竟然沒有一個人曾經向她們說過一聲:「謝謝妳,辛苦了」。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點成就感,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因為辛苦有了代價。

如果丈夫月底出糧發薪水,把錢交給太太處理,太太會不會很真誠的向整天早出晚歸的丈夫說聲:「謝謝妳,辛苦了」?。(當然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夫妻一起在外賺錢打併的,都有了,如果互相能常向對方說聲:「謝謝妳,辛苦了」。那大家會很開心愉快的過下半輩子的。)

不論什麼樣的人際關係,只要是能讓對方感覺他是良性的、善意的、被需要的,那麼、這一份情誼,也就會「歷久彌新」!

經常有人問我:「師父、我的家不順,我的事業不如意,我的感情線欠佳,我得人緣不好,我的運氣很壞等等,應該要如何去改善?」。其實、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多利用「謝謝你」、「對不起」、「不好意思」這幾句話,我相信、縱使事情再難,人生再無奈,都不會令我們「失望」、「絕望」。也就不會輕易的發生「自殺事件」!

(四) 想要促進人際關係,把握溝通技巧。

先懂得「發敵為友」和「沉默是金」。

中國人的愛情是永遠的珍藏品,珍藏品指得是「內心的話」,中國人很多不太會說「I LOVE YOU我愛你」,最多只會說。「我喜歡你 I LIKE YOU」,為甚麼呢?因為中國人信奉的是「愛在心裡口難開」。

中國人大男人的主義認為「心知肚明」就好,他們忘了不說對方不知道,不清楚?!重要的是女生愛聽呀!哈哈哈!

但是、西洋式的愛情觀念,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幹愛敢恨。所以、西洋式的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一切清楚明白,不拖泥帶水,不生誤會。(當然事情會有例外,但是很少看到亂七八糟的事情。)

要有很好的溝通關係,基本的因素條件,就是要積極、主動和明明白白。製造好的因緣,才會有好的結果!

法句經中說:「以怨報怨,不能止怨。以德報怨,以無怨報怨。方能止怨,化敵為友。」在這世界上,決不能以怨恨止息怨恨,唯獨慈愛才可以止怨,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五) 想要促進人際關係,穩定心態和情緒。

「身善、口善、意善」,才是真正促進人際關係之間的唯一橋樑。

當一個人遇到逆境現前時,當下心情一定是非常低落,思緒一片凌亂!意識消沉、口出狂言、語氣高昂,然後、行為暴戾,脾氣超壞,這樣的情形,可以使到我們的六根,進入危險狀態,迷失自己!眼看一切東西極不順眼,沒心情去理會他、看他,覺得一切都是煩惱,向處理掉他,解決掉他。這時候、如果心不能定下來,錯事就會一直得犯,最後、後果無法解決,悔恨噸起!

我們每天要與不同的人見面、相處在一起,每天開車上路,大家都往同一個方向駛去,你讓我、我讓你,這樣才能很開心的去到目的地。

每天一踏進公司內部,大家各忙各的事情,一見面懂得互相問候一句,那大家的關係就會進一步的加強。

法句經中說:「不應觀察他人的過失,或他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而是觀察自己的過失,或已做或未做得事情。」

再一個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好,或者是在一個團體之中所扮演也好,想要做到另大家滿意,相信那不是簡單容易的事情,但是能做到彼此能「無怨」,那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夫妻之間也好,朋友之間也好,團體之間也好,事業方面也好,都不能離開人際關係。其實、最重要要知道人際關係,是建立在互相的關心和了解之下,才能健康發展的,如果過度的認真和追求物質,那只會腐化彼此之間的種種因素,那才是最大的損失。

(六) 想要促進人際關係,發揮關心和聆聽。

「千萬不要使用自殘的心理」

人際關係是建立應用的,不是用來「賭氣」的,有許多人在人際關係上,經常使用賭氣、報復和任性的心態,來對待彼此間的種種問題,等到我們清醒後,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對方在加護病房,或長埋黃土了。

還有一種人際關係是「在他人的面前,潑他一盆冷水。」當朋友表現出很優秀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關心,不要講些話,潑他冷水,使他失望、灰心。

(七) 想要促進人際關係,以分擔和協助來維持。

「彼此之間,要互相協調,不要依賴。」

每一個人都渴望和需要溫柔、溫馨,這是最好的感覺。有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人際關係,那就是「義務與責任感」。

千萬不要把對方變成了你的工具。 a)菲力賓女庸

b)呼風喚雨的人

c)被利用的人

d)勞工

e)不自動自發的人

其實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成就了今天的我們,也懷滅了我們,就看我們用什麼心態來處世待人。

結語:

1) 宁可接受有限得失望(說者無心),已絕不可喪失無限的失望(聽者有意)。

2)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當對方做了一點錯失,你會原諒他嗎?(多思考)

3) 勇於認錯,勤於改過。這種人際關係最難能可貴!

4) 大家一起在做事的時候,千萬不要一意孤行。也千萬不要有意無意的去拒絕他人對你的好意!

5) 用一顆平衡的心,去參與不同的人、事、物,最後所得到的,將會是最完美的結果。

6) 有心事,說出來請大家幫忙,千萬不要壓抑自己、折磨自己,久而久之,恐變成不可治療的心病。影響情緒,改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7) 人與人之間,想要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關係,就必須向河流學習,因為每一條河流,都可通往目的地---大海。因為河流之道如何隨波逐流,躲避障礙,到達目的地。古人云:「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用心的安排與計畫,可以提升人際關係。

8) 懂得自我控制情緒的人,他才是最有涵養的成功人士。

9) 如果你這個人,不屬於「大多數」的話,那麼、你的人際關係,一定覺得你不被社會群眾所接受,這時、你的人際關係,就會顯得很孤單。

10) 凡是取得良好人際關係的人,必定會有一種自信,這種自信是後天培養的,不是出生就會,或是天上掉下來的。

那就是說:不聽是非八卦新聞、不看人缺點、不用眼角望人,只用互相學習、互相觀摩、互相勉勵、互相讚嘆、互相問好,只有把缺點壓制,提升各種優點專長,那才能真正建立完美的人際關係。


[1]八風就是 : 一、利 : 是利益。凡有利益於我,皆稱之。

二、衰 : 是衰減。凡有減損於我,皆稱之。

三、毀 : 是毀謗。因厭惡他人與我有不同意見而訕謗之。

四、譽 : 是讚譽。因歡喜其人,雖然不對面,也會在背後善言讚譽。

五、稱 : 是稱道。因推重其人,所以在大眾中心必稱道其善。

六、譏 : 是譏誹。因厭惡其人,本無其事,對眾嘲諷,妄為實有。

七、苦 : 是逼迫。生活中遇惡緣惡境,身心受其逼迫。

八、樂 : 是歡悅。生活中遇好緣好境,身心感到歡悅。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布施的原則

布施的原則

(一) 甚麼是清淨的布施?

a)能如法得財布施者,是名清淨施。

b)觀無常財,不可久保,而行布施,是名清淨施。

c)為破煩惱故,而行布施,是名清淨施。

d)為淨自心因緣,而行布施,是名清淨施。

(二) 關於布施的種種條件。

a)當布施時,不選他人是否有無德行。

b)當布施時,不說他人善或惡。

c)當布施時,不選擇是甚麼皮膚。

d)當布施時,不可看輕他人,或要求他人,或不禮貌。

e)當布施時,絕不可惡口罵人。

(三) 學習布施,可以永遠離開四種惡法。

a)生生世世遠離偷盜的過失。

b)生生世世遠離愚痴和懷疑。

c)生生世世遠離邪思、邪念,以及邪見。

d)生生世世遠離貪欲、慳悋。



(四) 凡布施之人,若施心不正、不清,布施之後皆不能獲得如是
勝妙福報。

a)開始先多發心,後來不知何故變成給少。

b)喜歡選擇劣物(指壞的,不好的物品) ,持於施人。

c)縱使是已布施出去,後來還是覺得不值得,或感覺有點可
惜,以及心生悔恨。

(五) 凡是只求施恩望報的人,他永遠得不到上妙果位的成就。

a)布施之後,看見受施者的過失。

b)布施之後,要求受施者做這做那東西(利用他) 。

c)布施時,自己的心不能平等布施。

d)布施之後,自己一直在別人面前誇耀自己。

e)布施之後,還以惡口罵人,一直講他、念他。

f)布施之後,要求他人(受施者) ,還以兩倍功德。

g)布施之後,自己內心中經常生起對受施者的疑心。

h)布施時,開始先說我沒有錢,過後才又慢慢的要給不給的
樣子。

(六) 學佛者、修行者,對於布施的基本原則。
a)布施給予貧窮的人,因為我們可憐他、憐憫他。

b)布施給我們的怨家,因為我們最不會對他要求回報或報答我
們。

c)布施給那些最有福德的人,因為我們的內心會生起歡喜的心和尊敬的心。

(七) 佛陀說:布施有四種情況,哪四種?

a)布施多而的少福報。
有一種人,非常愚痴,用殺生來拜祭,而且又花費金錢,
飲酒作樂,勞民傷財,無有福慧。

b)布施少而的少福報。
有一種人,以慳貪的心理,惡意的心理,布施給那些所謂的平凡道士,平凡的修行者,以是故,兩者皆俱愚痴,是故無有褔報。

c)布施少但是獲得大福報。
有一種人,能夠以慈悲的心,護持奉養有道慧又有德行的出家修行人,他們出家修八正道,用過我們施主的飲食,能用功精進辦道、拜懺、誦經、共修,雖然布施少許,但是福大彌天。

d)布施多而又的福報大。
有一種人,看見那些用功修學的出家人,好學不倦,又看見他們對人生苦短,國土危脆而認真修道。之後變心生恭敬讚嘆,出錢出力,護持起塔蓋寺,維持精舍園林,種植花果樹林,以及供養三寶,常住住眾,四事無缺乏(衣物、臥具、食物、醫藥費用等),所獲之福報,猶如印度五大河流,流入大海,福報綿源不絕,世世不斷,其福亦爾。
(八) 當我們布施之後,又生悔恨心,原因是:

a)因為貪念執著自己的財物。

b)因為內心充滿了不明布施的意義(邪見故) 。

c)因為看見受施者的過失。

d)因為深怕丈夫或家人責怪多事。

e)因為害怕自己錢財施盡,自己受苦。

f)因為看見別人布施之後,有落難的感覺,或者看見施者以之悽悽慘慘的樣子。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佛教傳統管理與現代管理學並用

文章來源:佛光山星雲大師 修改:釋真銘

佛教寺院叢林管理制度由來已久,每個時代皆有其不同的特色。在佛陀時代所制定的僧伽管理制度,原則上是「尊上座而重大眾」,著重于民主議會似的羯磨法;漢地寺院則較重於人事組織及分工精細的叢林管理方式,以達「人盡其才」為原則。

對於這些優良的傳統管理學,我們應該加以發揚光大,並結合現代管理學經驗,改進寺院管理,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

一.佛教傳統管理制度

1.佛陀時代的管理制度
(一)以法攝眾,人我平等:佛陀常說:「我亦僧數」。意思是說我也是僧團中的一員。又說:「我不攝受眾,我以法攝眾」。也就是佛陀不以領導者自居。佛陀認為眾生皆有佛性,提倡人我平等制度,打破了當時印度社會的階級劃分。

(二)中心領導,分層教育:佛陀住世時,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及所說的教法為領導中心,次由有德比丘負起教授比丘、比丘尼的責任,並於每一僧伽藍推選出長老教授師,負責照顧住處僧伽,並且隨時呈報佛陀有關住處僧侶們弘法修道的情形。

(三)缽行乞,和合共住:佛陀初成道度化五比丘時,即訂下四依住:依乞食,依糞掃衣,依樹下住,依陳棄藥等四項理想生活的基本原則,並別立八不淨物,告誡比丘不得持受田宅園林、種植、儲積穀物、蓄養奴僕、蓄養禽獸、蓄錢寶貴物、蓄毯褥釜鑊、蓄象金飾床等八種障道的不淨物。

(四)六和僧團,和樂清淨: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團,以共同行持「六和敬」,作為建立僧團的基礎。

即: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是思想的統一;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

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是經濟的均衡;

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開展;

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是語言的親切;

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是相處的和樂。

(五)定期集合,布薩說戒:佛陀定期於每月八日、十四(十五)日與僧眾共集一處和合布薩說戒,期使散佈于各處的僧侶能定期集會,以達僧團修道生活的圓滿和諧。

(六)僧伽羯磨,民主會議:羯磨制度是僧侶「僧事共決」的最高行政中心,主要目的在增進僧伽的和合。於每月十五日定期開會行羯磨,凡有平日違犯戒律者,即於此時針對其所犯的情事加以審議、判決、處置。
2.中國傳統叢林管理制度

「百丈清規」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僧團人事和諧與分工合作。叢林組織分為東西兩序,設有

四大寮口(庫房、客堂、維那、衣缽);

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後堂、堂主);

八大執事: 監院(庫房負責人)、知客(客堂負責人)、僧值(又稱糾察)、

維那(禪堂負責人)、典座(廚房、齋堂負責人)、寮元(雲水

堂負責人)、衣缽(方丈室負責人)、書記(寫文書、牌位

等)。

紀律嚴明,上下明晰。在住持的領導下,人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彼此照應。兩序人事組織中,職務有文有武,有內務有外務,有執綱紀有執眾勞,有任教育有任幕僚等等。領執者完全立於為大眾服務的立場,來共同維護僧團的和合共住和保持寺院的健康發展。
二.結合現代管理學促進寺院管理
管理需要制度,用制度監督管理,防止濫用權力。用制度來管理是法制社會的要求,是民主管理的趨勢。國家需要憲法、法律來保障國家穩定,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僧團需要戒律實現防非止惡,建立和合團體,實現修行、弘法利生的目的。寺院雖有清規,但還需建立現代化規章制度,作為管理依據,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
1.計畫工作是現代寺院管理科學的標誌
人類社會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計畫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寺院繼承傳統叢林制度的要求,雖然每年也計畫安排舉行各種活動,如夏有「結夏安居」,冬有「佛七」或「禪七」,及各種佛菩薩誕辰紀念活動等。

但都因為輕車熟路,按部就班,而忽略在工作計畫上下功夫,遇到環境和人數及其它因素的變化,就容易出現混亂,影響活動效果,為此蒙受損失。依照現代管理學要求,對現代叢林工作應該要有長期與短期工作計畫。

如《管理學原理》「計畫工作篇」中概述:「計畫工作是指制定計畫,也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地預測,權衡客觀的需要和主觀的可能,提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實現此目標的途徑。計畫工作是一種需要運用智力和發揮創造力的過程,它要求高瞻遠矚地制定組織的目標和戰略,嚴密地規劃和部署,把決策建立在反復權衡的基礎之上。計畫工作是使組織中各種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的保證」。

理解、掌握現代管理學計畫工作原理,並應用到叢林管理中,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如禪寺在各項管理中,既制定有長達幾年、十幾年的長遠規劃,也有一年、半年、幾個月的具體計畫,長短結合,有條不紊,結果均能達到預期成效,反應良好。
2.組織建設在叢林管理中發揮了保障作用
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長期的磨合,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寺院組織制度,在傳統的叢林管理中發揮著獨特作用,保障了佛教綿延不斷的發展。傳統組織不僅在過去叢林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也是現代叢林管理中不可或缺的。

如傳統叢林中除設有四大組織(即四大寮口)外,還設有若干個子部門(組織),這主要根據不同宗派的寺院而設定。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叢林管理模式中有些已經不太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需要相應做出調整,進行變革。

如在組織建設方面,大多數寺院自覺引進現代管理模式,設置現代組織機構。通常設有寺務管理委員會,此為寺院領導決策機構,

下轄:寺務接待處、弘法教育組、文化宣傳組、法物流通處、

財務辦公室、修建辦公室、消防治安處等。

實踐證明,對傳統叢林進行改革,設置現代管理組織,符合寺院自身發展的要求,具有時代性,更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3.領導工作是寺院管理環節中的核心
馬克思曾指出:「一切規模較大的直接社會勞動或共同勞動,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揮,以協調個人的活動,並執行生產總體的運動——不同於這一總體的獨立器官的運動——所產生的各種一般職能。一個單獨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揮自己,一個樂隊就需要一個樂隊指揮。」

就上述意義說,指揮亦即領導,是管理過程中的一般職能,是人類社會群體活動的必然產物。常言說:群龍不能無首,這說明了領導的重要性。

作為一所寺院,內部功能複雜多樣,常住人員不時變動,同時與社會各界經常往來交流,涉外事務日漸增多,自然形成了集中領導與分工負責相結合的管理機制。隨著「佛教」理念的不斷普及,從「以人為本」的宗教理念出發,結合現代管理模式,不少寺院提出了以制度來加強領導管理的新思路。

如結合寺院實際制定了《寺管會章程》、《庫房職責》、《僧人共住規約》、《基建管理規約》、《消防治安制度》、《財務管理和審批制度》等規章制度,以制度為手段來進行領導管理,增進了領導工作的民主與公正性,避免了人為隨意性,從而收到了比較理想的管理效果。

4.控制工作在寺院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
依照《管理學原理》「控制工作篇」中概述:「組織是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要使計畫的任務和目標轉化為現實,主管人員就必須在管理工作中執行控制工作的職能,即按照既定的目標和標準對組織的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偏差時,採取糾正措施,使工作能夠按原定的計畫進行,或適當調整計畫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據此而言,控制工作應該貫穿於計畫和實現目標的整個過程中。在傳統叢林的管理中,也專門設有負責「控制工作」的職務,如早晚課誦時,由“僧值師”負責管理控制,擁有對所有參與法會者進行指導、糾正、批評、換人等臨時處置權,以保證課誦儀式的清靜莊嚴。

再如傳統的水陸大法會,按照儀軌要求很嚴,因此配備有“監壇”這個職位,由專人來負責管理,以控制現場秩序,協調各種關係。寺院平時的活動進程,則由寺管會來管理控制,按照長遠規劃與年度計畫來逐步組織實施。

實踐證明,只有將傳統的叢林管理制度與現代管理學合理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對寺院進行現代化科學管理,才能使寺院各項管理目標得到很好實現。

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管理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現代化文明的標誌之一,更是組織有序與社會和諧的重要工具。

方立天教授說:「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能夠在中國生根發展,究其原因,佛教的適應能力特別強(如文化、種族)」。

適應是兼收並蓄、不斷豐富、相互促進發展的過程,而在當前吸收引用現代管理學的作法,同樣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佛教叢林寺院的現代化科學管理,我們首先要在加強學習《管理學原理》這門學科上下功夫,掌握其原理和精神實質,結合佛教固有的管理制度,形成融古通今的現代佛教管理學,為佛教復興服務。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六妙門(六) 觀門

觀 慧
觀的原意
對現象的觀察.思惟和體悟
以能如理觀察.如理思惟.如理體悟故,與解脫道相應

何以眾生也是不斷地觀察世間現象,而不能入智慧門呢
為一向帶著無始無明的邪見故,不能入諸法實相

以無始無明故,終不能離於「常.樂.我.淨」四顛倒
從生到死.從前世到來世,皆如此爾

而學佛後,以佛法的正知見,重新觀察.思惟
才能得三法印.四念處之體認

三法印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寂靜涅槃

四念處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云何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如是受.想.行.識(亦)如實知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
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故所謂「觀」者,不只要能如實觀察.如實思惟,且要如實體證
才與解脫道相應

緣起觀
以原始佛教,偏用遮詮─否定句,故很容易讓眾生偏執於另一邊
即消極無為,頑空斷滅;然若用緣起觀,即無此弊端
而緣起觀者,即是謂:眾因緣生法
從種種不同因緣的和合,而有對應果報的現形

譬如種子的發芽.生長到開花.結果
事實上,種子的發芽.生長和開花,也都是果的現形;而非待果實成熟後,才名為果
而不同階段的果,乃受種種緣的促成與牽制

在因果的學說中,其實既非「因中即有果」
也非「一因生一果」;而是無窮的因,加上無窮的緣,而有種種的果

於因緣中,可說:主導者為因,助成者為緣
亦可說:過去者為因,現在者為緣及心識者為因,物境者為緣

破邪見
於因緣說中,乃知眾生,既非宿命論者,非神祐論者,非偶然論者
也非自由意志者

以其既不能不受過去因.現在緣的牽制影響
也非只受過去因.現在緣的牽制影響

其必從廣結善緣與淨緣中,去改變他的命運,去塑造他的未來
善緣即指福業,而淨緣乃指慧業

然而何者才是善緣?何者才是淨緣?
乃必深入甚深緣起的法界,方能得知

菩薩觀緣起甚深
事實上,一切世間的學問.技術,也不過是在說明:諸法緣起的差別相爾

故《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以緣起觀非空非有.不常不斷;既不執兩端,也不離兩端
故能消除一切眾生的偏見.邪見,而與解脫道相應
事實上,如說要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中,緣起觀應該是最直截了當的

唯識觀
前既說:心識者為因,物境者為緣。故一切法既非主觀的,也非客觀的
因此人與人間,乃既非全同,亦非絕異

尤其於眼識九緣中,心識者佔五
故諸相的變現,雖非純內識者,但心為主導

所以不同的觀念.不同的行為模式;乃對應有其所屬的世界與遭遇
悲觀者與樂觀者的視野,全然不同
故人是為誰辛苦?為誰勞碌呢
目前的心理學家,亦多重視情結與投射作用

故會修行者,乃多將問題內在化。如古人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而不會修行者,卻多將問題外在化;常一昧地怨天尤人

如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物如何轉呢?心為境主,而非境奴。是以反奴為主,稱為轉物也

如山門邊有詞云:久客回家是主人
客者,心為境轉,常漂泊也。主者,真心不動,光明朗照也

迴向功德
迴向者,即是轉物;迴境向心,迴事向理,迴客向主也
功德者,與解脫道相應故有功德

唯識學,其實是用來修行的方便
而非光作名相的解析,與佛學的研討爾

內 觀
於前述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於修行的根器中,只能算是第三種馬

第一種.於理悟當下,即能消除習氣業障
第二種.於理悟後,還得不斷返照,才能消除習氣業障
第三種.於碰著逆境時,才知道當迴向
第四種.即使於逆境中,還只一昧地怨天尤人

云何以不斷返照,來消除習氣業障呢
即是對每個動心起念,都加以檢點,確認其是否與道相應
於禪修時返觀妄念,不僅當知是否在打妄念,且還得知是在打那種妄念
而非一覺知有妄念,即以截斷而已

譬如關卡的守門員,乃對每位出入的行客,拍照存證
於是他對來返的行客,便能明瞭無餘

妄念的分類
1.無記的雜念
2.帶煩惱性的妄念
3.帶迷惑性的妄念

眾生有病,佛法如藥;然而用藥,得先認病
病為何類,主要是看你有什麼習氣業障
而有什麼習氣業障,乃是先於動心起念中現行也
否則搜集得諸多的藥材.藥方,猶不得治病也

此返照妄念的觀法,尤其適用於實際生活中,面臨各式境界時
何以有人問:我是誰?乃答曰:回去照照鏡子

認識自己,為修行的啟點
而消融自我,則為修行的進階
何以謂: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從內觀而內攝,因內攝而內銷
譬如剝芭蕉,漸剝以至空無
而空無後,才成就於「一念不生全體現」的境界

對治觀
云何對證下藥?即用對治觀門也
故傳統上所謂的「五停心觀」,即是指五種對治觀門爾

1.貪用不淨觀
所謂貪,非指狹義的貪色好淫爾。而是廣指一切貪名.貪財.貪色.貪睡.貪便宜等
故不淨觀,即是指用心於觀察因貪而有的弊端
眾生乃為只見其優點,未明其缺失,故才會貪
因此若能多用心於觀察其缺失處,即能消除貪欲也
是理性的抉擇,而非壓抑或模擬而已

2.瞋心用慈悲觀
即指多用心於發掘被瞋者的優點
眾生乃為只見其缺失,未明其優點,故才會瞋
因此若能多用心於發掘其優點,即能消除瞋恚也

3.痴者用緣起觀
能深入緣起,即能成就總相智與別相智
總相智,乃指無常.苦.空.無我的特性也
而別相智者,乃指一切因緣果報.種種錯綜複雜的關係

4.業障重者,用念佛觀
所謂念佛,非指狹義的稱念佛名爾。而是當去覺悟業障的因
根若斷除,果自枯槁;而非以石壓草,春風吹又生也

5.散亂重者,用數息觀
如前已述也

死 觀
觀眾生皆不免一死
死期不定─入息不保出息
云何放不下呢

客 觀
於此娑婆世界中,乃為過客爾
客隨主便,云何能喧賓奪主呢
對治太熱心,或太雞婆者

佛 觀
眾生皆有佛性,故我乃未來佛也
必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能成佛
以對治信心不足,自暴自棄也

其實以「如實知緣起」者,即能悟入中道,而對治偏端也
而非用壓抑.模擬的方式
或者先用對治觀門,待心平穩後,才能如實去觀察緣起也

因此「如實知緣起」與「對治觀門」,便成為互為標本的關係
於是「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亦成為修觀的通用原則
在原始佛教中,似偏用治標的觀門;故整體架構上乃不夠究竟

從修到證
眾所皆知:於止觀中,止為修定,觀為修慧
然觀者,非「思惟修」而已

如慧者,有聞.思.修的差異
故觀者,亦有聞.思.修等不同的層次
而修者,必以證得為究竟

於是思惟後,如何啟修呢?
乃不斷將此理念,印記入心識中;直到動心起念皆不離此
於是一切妄想.執著,皆被掃蕩無餘
若能完全地放下與出離,即是證得也

故必於無功用心中,才得證得也
證得什麼呢?無我.無心.出離.斷滅也

以上所說觀門,大體說來,乃是漸修漸證的法門
以中國禪宗的判教,乃名之為「如來禪」也

六妙門(五) 還門

還 源
還的本意
前云:迴向者,即迴事向理,迴相向性,迴末向本,迴境向心,迴客向主
或曰:迴生死,而向涅槃也
以迴向故,能還也;還者,即是還源
或云:回老家!回本地風光,回本來面目也

在還門中,主要介紹三種還法:
法性觀 2.心性觀 3.參禪法

法性觀
法性者,即是空性,或無自性也
諸法以從眾緣所生,即不出空性和無自性爾

四不生
以眾因緣生法故,非自生,非他生
也非共生及無因生

非自生
自即非生:若從自到自,何以謂生
生即非自:既有變化,已非自矣
若自生自,即有無窮之過
若謂:因上帝,故能造萬物。這從上帝而造萬物者,即有「自生」的過患
同理,若謂:從極微而造萬物者。亦有自生的過患

非他生
生即非他,如父母,非同路人
他即非生,既有關係,便非他矣!
諸法若異者,異則不能和合,不能比較
既能比較,即非異也

非共生
有自有他,才可能成共
現無自無他,共法不可得也
若共生,即兼有自生和他生之過患

非無因生
若無因而能生,即有無窮之過
若無因而能生,即違背一切世出世間的因果法也

因陀羅網
以眾因緣生法故,個體本不可得
諸法如梵網綿延,至小無內,至大無外
相涉相入,層層不盡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無自性
諸法非本生─靈魂.元素.上帝.神我,皆不可得
非獨存.非常住
以諸法無自性故,謂「無我」也
非單向的主宰關係,不存內外間的界限

以諸法無我故,生命能隨緣而變化萬千
既變化萬千,其云何能出離解脫?以心不執著故,能出離解脫

八不中道
不生不滅─前無今有謂生,前有今無謂滅
現以個體本不存在故,云何有生滅

不常不斷─以隨緣變化不絕故,非常
以變化連續相接故,非斷

不一不異:諸法各組合的因緣,不儘相同故,非一;自古聖賢皆寂寞
非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牽連不絕也

不去不來─誰去誰來呢
既個體不存在,云誰去來?
在整體的變化中,似有個體的去來,如電影

只有現象的流轉變化,而無個體的生滅去來
如水的三相,如火與可然,如風的動靜

在因緣的梵網中,既是法法不相離,也是法法不相及
非舉足復入,已非前水爾!乃已非前足也

大乘佛法
相假.體空,而用如幻也
從緣起無邊,而能破除一切我見.邊見和自性見
而破除後,非枯守頑空,而是頓入妙有也
從緣起無邊,而能確認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

何以為大,能容乃大
以見性故,成就於廣大圓滿的平等性與涵容性

何以菩薩不畏生死,不求解脫
與法界同體故,既無生死的束縛,也無個人的解脫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以有空義空,一切法得成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要分別何是正見,何為外道?要確認何為真大乘,何為假大乘?除此之外,別無良途

心性觀
就心物間,人們乃將「能了別者」稱之為心
而「所了別」者,則名之為物

然而心,究竟為何呢?
就凡俗眾生而言,乃謂心在身中
然既在身中者,則是物而非心也

同理,謂心在身外.中間.根處,如《楞嚴經》七番破處者
於是既有方位.處所,亦是物而非心也
總之,若入「相法」之中,即是物而非心也

故所謂「心」者,當就「性」而言
故心者,乃謂「能了別之性」爾;而所了別者,乃是物也

譬如明鏡高懸,以明鏡具「能了別之性」故,貓來貓現,胡來胡現
故能隨境現像者,為鏡之性也。至於所現像,則為鏡之相爾

在《楞嚴經》有所謂:非因緣,非自然者
若是心性,則法爾如是;故非因緣所成,非因緣所轉
反之,若是鏡像者,則是因緣所生,亦隨因緣所轉
故心性,乃是真如本心;而心相者,則妄識紛飛

如白天見明,夜晚見暗
能見之心性本來不動;至於明暗之相,則隨緣示現

同理,門戶開放,則見遠及外;門戶閉塞,則見只於內
亦能見之心性本來不動;至於通塞之相,則隨緣示現

本來清淨
既心為性者,則不為因緣所動,不為因緣所牽
故能歷三世而不移,放四海而皆通。乃名之曰「本來清淨」
這「本來清淨」的心性,既諸佛如是,也凡夫如是
然而凡夫以未悟故,日用而不知

無始無明
既心性本來清淨,云何眾生有無始無明?
既心性本來清淨,則非後因一念妄動而起無始無明
更非無始無明,能將本來清淨的心性,蒙蓋過去
若竟被蒙蔽者,則是相而非性也

凡聖之間
如前所謂:凡夫以未悟故,日用而不知
以未悟故,心為相轉,故不離於無明及貪瞋痴慢
若見性開悟者,則知諸法本來如是而已

故在凡而不減,成聖而不增者,乃是就「性」而言
至於心相,則隨緣而不同。非只凡聖有別,至於阿羅漢等,亦有十大弟子之差異
故佛佛道同,也是就「性」而言

萬法唯心
常謂:萬法唯心所現。而心者,乃有心性及心相之別
性雖不是相,性也不離相。而相者,乃是因緣所生法
故萬法唯心現,其實還是不離當下的因緣,而能現不同的境相也
非心物分隔後,再單取心,而謂萬法唯心現

總之,萬法唯心現,是指真心,而非妄識
而真心者,乃心物一如也,如前所謂的「等持」關係

返妄歸真
既覺悟「心為性」者,則不再執「有我的心」
能打破小我的窠臼,而成光明遍照的功德
故所謂「毘盧遮那佛」者,乃是指清淨法身.光明遍照也

於是再返觀此七尺之軀的業報身,亦不過如澄清百千大海之一浮漚體而已
若心不再被其所轉,則一切身執.病痛,甚至生死,皆如夢魘初醒,了不可得矣
既心性不動,即無煩惱可斷,亦無生死可了也

參話頭
疑情與話頭
前於觀慧門中,講到妄念的分類,乃有:帶迷惑性的妄念
為何是這樣?為何非那樣?這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之前為如何?之後又將如何?

話 頭
話者,語言文字,動心起念也
故若疑情是往「源頭」的方向去探究,斯為話頭也
反之,若往下流的方向去尋思,斯為話尾矣

如有人惹我生氣了;我便想「如何修理他」。這便是話尾,而非話頭
反之,若去追究:這等事,有必要生這麼大的氣嗎?便近於上溯的方向

若愛錢如命而千方百計去想弄錢的點子,這便是下流的思惟模式
反之,若一朝反省:錢真有這麼重要嗎?便近於話頭矣!
因此,迴向,還源與話頭,其實是一體相關也

明心見性
人生的問題與迷惑,雖似葛藤,剪不斷,理還亂
但源頭,還只為「未能明心見性」爾!
所以一切與修道相應的話頭,必以此為旨歸

譬如參「我是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等
何不直參「動心起念者是誰」呢
參「念佛者是誰」與參「阿彌陀佛是誰」有何不同

參的法門
懸而不思,曰「參」
思與觀.參的不同:思者,以意識為基礎,而作的分辨.抉擇或統合也
觀者,對於一個已肯定的理念,以不斷提起,使銘記於心識中
參者,對於一個疑情,以不斷提起,使烙入心識中

故所謂「懸」者,乃是不斷提起也
如大問題未能釐清,它終不斷地現起也

云何「不思」?不用第六意識去分別.取捨
其實大問題,單用第六意識去分別.取捨,也使不上力─山窮水盡疑無路

悟的源由
不斷地參疑情,就能開悟嗎?未必!
若不斷參疑情,就能開悟;則外道也能悟!

故必先有「正見」的基礎,參禪才可能開悟
所謂參者,即是將相關的知見,於第八識中作整合.結晶
故若之前,已搜集了很多相關的知見,則整合的過程便迅速多了
反之,之前未搜集得很多相關知見;則於參禪後,對相關知見會更敏感,會更勤於去搜集

其次,整合的動力,來自於探究的決心
故道心愈強,整合即愈有成效
故不斷提起者,乃重申此探究的決心

這跟修定的方法,在心態上乃大不同
修定,只是守一;而參禪者,乃必下「堪破」之決心

悟的本質
所謂見性者,乃體驗到空性.無我性爾!
平日理雖清楚,無奈體驗不到也。然於頓悟當下,即能刻骨銘心地體驗到爾!
於是乃形容為:出離.放下.超越.無我。或單用「歇即菩提」也

不是找到問題的答案,而是堪破問題的虛妄
故悟後,即一了百了
以參「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作說明

誰來印證
既無所得,還需要印證嗎
既無我.無心,還能印證嗎
真堪破疑情者,乃不待他人印證也

一切疑情,其實乃是習氣業障的現行
故業障未現行時,乃不覺得它是問題。而當現行時,譬如瀑流汛集,已非用意識所能清理也
故參禪法門,乃是以一個問題為中心,而將相關的習氣業障,全掀出來
力如排天倒海,非理性所能掌控
嚴重者,乃不免思想脫序.言行反常
如禪門云:必經歷「見山不是山,是水不是水」的階段
從疑情而變成疑團時,經常如此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真疑情觸發時,也別無選擇的餘地

假話頭
祖師對某些妄想太多的禪子:不能於真話頭上用功,而老是在話尾裡打轉者;便給他個「假話頭」,以便將餘妄想給夾斷

故意給他出難題,且多以「兩難」的形式出現
以兩難故,便被套住而無從再打妄想也

瓶中鵝
古人瓶中養一鵝,鵝漸長大,出瓶不得
如今不得毀瓶,不得損鵝;汝作麼生,能出得鵝?

香嚴上樹
有人上樹,口銜樹枝,腳不蹋枝,手不攀枝。樹下忽有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不對他,又違他所問。若對他,又喪身失命。當恁麼時,作麼生即得?

狗子佛性
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曰:「無。」
曰:「上至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狗子為甚麼卻無?」師曰:「為伊有業識在。」

若以兩難的假話頭套之漸久,妄想漸消,或有觸發真疑情的可能
或者一旦識破假話頭之為假,亦能有出離放下之體驗

點 撥
對未有疑情的學子,即丟個問題給他
讓他頓時掀起彌天漫地的疑情

溈山問:「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師被一問,直得茫然

棒 喝
對有疑情的禪子,逼其作「逆向思考」
以逆向故,而能還源也

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祖曰:「我與汝安心竟。」

師侍馬祖行次,見一群野鴨飛過。祖曰:「是甚麼?」師曰:「野鴨子。」
祖曰:「甚處去也?」師曰:「飛過去也。」
祖遂把師鼻扭,負痛失聲。祖曰:「又道飛過去也。」師於言下有省。

云何入禪
當今既無明師,也非高徒
真疑情發不起,假話頭套不住
於是就算打禪七,也只是裝模作樣而已,打到驢年也不開悟

故很多人寧可念佛:有他力得加被,有淨土可往生
很多人寧可修「次第禪觀」,而不肯修頓悟禪法

難而有頓悟法門而不肯修習,豈不可惜
尤其本師釋迦牟尼佛,更是參禪頓悟的典範;云何學佛而不參禪呢

從漸修到頓悟
之前已說:沒有正知見的基礎,則即使參禪,也不會開悟
又須「從定發慧」,若妄想太多,要參禪也頂難

故先從聞思的歷程,以建立正知見
再以正知見為基礎,而培植定力
待定力深厚了,自然能發起真疑情

前曰:現代人真疑情發不起。其實不是發不起,而是守不住
或者疑情現起了,即張皇失措,逃之夭夭

現決定老實去面對,故於內觀時,對偶然現起的疑情多加留意
慢慢篩選,以確認所要參究的疑情

也可能於修定過程中,倏然現起疑團也
也可能於調脈的過程中,倏然現起疑團也
因為脈障常關連著心結,而心結者又常現起成疑情也

也可能於聽經聞法的過程中,現起不同的疑情
或者直以禪宗的某公案為疑情,而參究之

水到渠成
從內觀而內攝,從內攝而內銷
若頓悟者,則是頓銷也

既是頓悟,則何時得悟,非有徵兆可得;也不可將心待悟
唯不斷懸之又懸,提之又提;待因緣成熟,自然水到渠成也